互联网打工人自述:任它潮起潮落,我终究是个普通人     DATE: 2023-10-04 23:33:41

文 | 小北

当杭州楼市随着阿里的互联命运而摇摆不定 ,当互联网行业高光不再时,网打高工资 、工人财务自由的自述梦想在很多从业者心中逐渐破灭。很多人感叹自己 “没赶上好时候”,任潮人但也有人不这么看 。起潮在灯光照不到的落终地方 ,依然有人在战战兢兢地工作,普通像蜗牛一样一点一点往上爬 。互联他们接受自己是网打个普通人,不对“打工暴富”抱有过高期望  。工人 “所有命运馈赠的自述礼物 ,其实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”  。任潮人行业的起潮繁华与寒气 ,与他们有关,落终但关系也没那么大 。

以下是两个普通互联网打工人的自述 。他们认为 ,做好手边的事 ,保持平常心,才能构建起自己和一个家庭的防御塔。(名字为化名)

Rachel:风过之后 ,雄鹰和风筝自有不同命运

2013年入行 ,2015年购房

2013年大学毕业 ,我就进了互联网行业。那时互联网是个“非主流”选择,我有很多211大学毕业的同学都去了外企,尤其是快消行业的offer最让我们倾羡 。那一年的应届毕业生 ,如果进互联网公司的非技术岗位,工资大概在5000元,而去快消行业的同学可以拿到1万,近乎两倍。

进这家互联网公司后,薪资之外的待遇还算不错,有班车,有食堂 。工作也不卷 ,我们每天正常朝九晚六  ,老板对我们没有太高期望 ,不会要求加班 。我还赶上这家公司成立的周年庆 ,公司给每个员工发了一些股票。如果干满4年,可以解锁卖掉。只是当时我们并也不觉得这些股票有多大意义 。我所在的这家老牌互联网企业,股价已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。

随着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 ,市场开始活络起来,很多朋友突然实现了财务自由 。这个神话到处传播 ,更多资本入场 。VC、PE 、并购……把一家企业推向上市的金融手段层出不穷 。有些企业根本不用上市,只要被大公司收购,员工也能实现暴富。

在此之前 ,市场上已经涌现很多手机app应用 。资本入局后,那些有着很大用户体量  、日常打开很活跃的应用 ,其公司突然身价暴涨 。只要有流量 ,就能拿到投资。整个行业都在起飞,创业公司 、期权福利、工资待遇、升职机遇 ,全在那一两年里集中爆发 。

我看到市场上出现大量初创企业,大家都奔着做大流量 ,或者被投资者相中而去创业。这些公司为求职者开出的薪资或期权许诺都很高  。一些能力平平的人,因为跟过大项目而身价暴涨,轻松获得50万甚至100万的年薪。不少打工人红着眼睛 ,急切地盼望 “拿四年的时间和精力去赌,赌一家公司能不能起飞。赌赢了 ,就盆满钵满” 。

在那种氛围下 ,我也去赌了 。我从原来的公司跳槽,加入一家创业团队,拿到了期权许诺,就奔着这家企业被并购或者进入下一轮融资后就套现离场  。但是,它甚至没撑到B轮,在A轮就已倒下 。破产之时  ,还好公司账面上有钱 ,我拿到了基本工资 。有很多初创企业倒下后 ,甚至发工资的钱都拿不出来 。我还算幸运的 。

通过这次经历 ,我也明白了 ,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所谓的风口赌对 。这需要对市场、企业 、商业模式以及自己正在做的事有很好的判断。当然 ,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机会。能做到这些的人 ,其实凤毛麟角 。在风口能飞起来的人,有些是雄鹰,有些只是因为碰中了好企业和好职位 ,他们只不过是风筝 。风过之后 ,风筝和雄鹰当然有不同的命运 。

明白这个道理时,大概是2015年末。刚好我在上海准备购房,那时的想法就比较保守了。我不愿在房产上投入过多资金。按照我和我先生能够支付的首付 ,其实可以贷款买更大、地段更好的房子 ,但我知道 ,自己终究是个普通人,未来没那么乐观 。我们付了更高比例的首付,将月供还款控制在三四千元。

2019年 ,赴美上市的门槛提高很多 。投资人变得更谨慎。热钱流动、风口频出的时期过去了  。潮水退去  ,市场逐渐看清,哪些企业 、哪些人在裸泳 。

2020年 ,考虑到孩子逐渐长大,我和先生想卖掉手边的房子,去换购一套更大的。但在计算房贷之后 ,我们发现 ,如果要买下那套心仪的房子 ,需要卖掉现在这套做首付 ,此外每月还要背上1万多元的贷款 。我们觉得风险太大,最终没有置换房子 。

看看今天的楼市,我觉得自己很幸运,当时没有咬牙置换新房 。

今年跳槽换工作时 ,我发现整个市场变得更卷 ,对求职人的要求更高了。加班也更厉害 ,工资还变少 。我拿到的offer  ,月薪其实是降低的 。没有了高房贷的压力 ,这个offer最终我也接受了。有一个在字节工作的朋友 ,因为每月有五位数的还贷压力,她不敢怠慢 ,每天加班、每天都很累 、很痛苦,但她不敢跳槽,只能硬撑。

我之所以能比一些同行更松弛 ,是因为在互联网火速发展之前进入这个行业 ,同时也意识到它的潮涨潮落 。繁花似锦、烈火烹油的时期总会过去 ,一个行业最终会回归它正常的样子 。许多后来者,因为听过暴富的神话,便以为自己也可以重复  。我带过一些实习生 ,他们对薪资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。但从长周期来看,打工永远不可能致富 。致富的只有那些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 。到最后我们都需要接受 ,打工收入只能勉强糊口 ,支撑家庭的运行 。仅此而已 。

望舒:在互联网行业,我碰到许多奇怪的商业逻辑

2019年入行,2023年购房

我是听着互联网造富神话长大的那批人。读大学时 ,我听说互联网行业年薪50到100万的人遍地都是,财富自由的一抓一大把 。最关键是,互联网产品在衣食住行方面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,在我看来,互联网公司赚大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研究生毕业后 ,我没有考虑其他行业,毫不犹豫地进了互联网 。那是2019年 ,互联网企业已经太多,要进大厂非常困难 。我只得在小厂打转 ,做了三四年 ,一路也遇到了很多奇怪而不解的商业逻辑  。

在某家MCN(服务于网红经济的机构),我曾帮甲方运营新媒体账号 。在我看来 ,写的内容根本没什么价值 ,也没人看 ,但却要背着卖货的KPI 。该账号的阅读量都是刷上来的,怎么可能有人买东西 ?最后,我们老板自掏腰包 ,买了甲方的东西 ,发给我们当节日礼物。当时的我认为,这简直就是诈骗 。

我也进过一家做知识付费的头部平台 。这家企业是靠大老板跑起来的, “帮派”文化很重,老员工和领导一般依据感情而非事实做判断 ,新员工没有置喙的余地。一旦和他们处不好关系 ,就很容易在工作和绩效上被卡。整个团队都呈现一种不成熟的气息 ,我待得很不愉快 。

唯一让我感觉好一些的,是一家做互联网医疗的头部企业。这家公司小而精 ,在商业与内容上的探索也比较深,我在那边学到了较多的东西。当时外界总会问我们老板 ,“为什么还不上市”。老板回答 ,“因为我们不想上啊” 。其实那时的大环境已经很困难了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公司人心浮动 ,很多leader都不想继续待下去 。

就这样,每家公司我都没有待满两年 ,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跳槽。第三次跳槽后,我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。为什么我遇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这个样子 ?为什么没有一家真正努力做事 、能创造价值的企业 ?情绪低迷的我,甚至在思考还要不要在上海待下去,或者回老家去考个公务员 ?

最后我没有离开上海  ,我对自己说 ,至少要去真正的头部互联网企业看看,了解它们到底是怎么做的 ,自己还应该怎么提升和学习。非常凑巧,半个月后,我拿到了上海一家老牌互联网企业的offer 。他们想打造一些好的旅游内容 ,就放出了一些headcount(招聘名额)。

在这家公司 ,我才真正知道 ,一家互联网公司应该做些什么 。我学习了什么是产品、结构性思维、从业务层面如何思考整体布局 ,之前我甚至连AB Test(分离测试  ,用两个不同版本测试用户反应)都不知道。这个思维转型的过程让人非常痛苦,我常常跑到卫生间去大哭一场。

半年后我稍稍从容一些,对互联网薪资水平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。我进的是一家较好的互联网企业 ,它不是BAT这样的大厂,但也是中厂里的佼佼者了 。但我的薪资并不高 ,年薪甚至不到30万。和其他互联网中厂 、大厂的一些朋友打听后 ,我发现大家的薪资其实都不高。

我需要重新审视所谓的“互联网致富神话”。原来,在互联网公司能获得高收入的,是技术人才,以及那些拿到绩效和股票的人。我做的是运营相关的工作,又没有在早期进入大企业,所以薪资不会太高。如果要拿到50~100万的年薪 ,就必须努力工作、持续加班 ,做到一定的管理层 ,才有可能拿绩效和股票。要做到这一步,身体损耗是巨大的,我也不想参与那么卷的游戏 。

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性格 ,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。工作5年后,我逐渐意识到,要获取高薪,就得付出身心方面的巨大代价 。但钱是挣不完的,生活才是自己的 。之前加班厉害的时候,我会累到没有生活。回去时已将近凌晨 ,但我不想睡,不甘心一天时间全给了工作,我会打开电商平台 ,疯狂买东西  ,以此作为努力工作的补偿 。这么下来,工作几年也没存下什么钱。

当我意识到工作与生活需要平衡后,心态骤然变得从容,工作状态也更好了。当我放弃对高薪资的期许,我也会更现实地考虑自己的买房负担 。今年上海房价有些下行,我父母从老家飞来,陪我去看了房 。我们看中一个地理位置尚可 、周围开发还不足的楼盘 ,那小区三面环水 ,绿植葱郁  ,在高楼怪兽林立的上海 ,有非常难得的自然景观 。它的房价在整个上海大盘来看,属于中低水平 ,也是我的家庭能负担的。我们就定下了那套房子。

以前我会焦虑 ,挣不到很多钱怎么办 ?失业怎么办  ?历经了几个工作的捶打后,我终于明白  ,生活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,只需要一个一个地解决就好了。对互联网高薪期望的破灭,也让我做出更现实的决定 。我只在上海房价下行时,买我家和我的收入能负担的房子,房贷压力很小 。

曾经的痛苦、自责和焦虑 ,最终会成为当下的思考养料,让我们走向平稳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。

——完——

作者小北,永远学习进行时,抱着好奇心观察大时代下的个体。

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